找回密码
 加入国文社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国文社官方网站 首页 文学讲座 查看内容

国文社文化部第43期讲座——国文漫谈与诗文概说

2015-10-29 13:33| 发布者: 国文社| 查看: 4176| 评论: 2

摘要: 于10月25日晚八点,国文社邀请了崔文魁来国文社文化部交流群跟大家交流下国学知识,崔文魁是国文社较早加入的成员,从刚开始他以一个普通大学生身份加入国文社的时候,到现在取得了诸多成就,他目前担任省级文化社团 ...
      
    于10月25日晚八点,国文社邀请了崔文魁来国文社文化部交流群跟大家交流下国学知识,崔文魁是国文社较早加入的成员,从刚开始他以一个普通大学生身份加入国文社的时候,到现在取得了诸多成就,他目前担任省级文化社团甘肃诗词协会青年委员会主任,也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新疆周刊的特约记者和书画主任。目前服务于新疆某兵团,任兵团文联主席。其创作成就发表于诸多刊物,也得到了我国文社文学顾问陈忠实、贾平凹等诸多名家力荐。他是从国文社走出去,文艺界年轻一代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。
  

    讲座主要知识内容

国学的范围很大,上究天文,下查地里,中通人事,小而无内,大而无外,包罗万象。实际上,国学的定义与文化的定义一样,学术界也是没有下一个固定的、唯一的定义。大体上来说,国学,就是一国固有之学,又称国故。国学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性命之学,是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、固本之学

以史来看,国学包含先秦子学,两汉经学,隋唐佛学,魏晋玄学,宋代理学,明代心学,清代朴学,近代西学。近代西学到清末为止,实际上道明了传统文化与国学的区别。传统文化,就是从先秦到清末为止。但是,国学,包含了近代西学东渐中国化后的这种文化。国学瀚海,文化精粹,我们该从哪里入手学习呢。

一、明白国学之本体

二、掌握治国学之方法 

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以治“道”为中心,而类分经史子集四部的,国学之本,1.经史非神话   2.经典诸子非宗教  3.历史非小说传奇。儒家也有儒家之“道”,诸子百家皆有其“道”,那个道不是专指道家。治国学之方法,1.辨书籍的真伪  2.通小学  3.明地理  4.知古今人情的变迁   5.辨文学应用  (章太炎语)。

所以,国学第一讲:原道,原就是“探究”的意思,大家可以分别从诸子百家里看“道”,道德经有言: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

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
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所以,道家讲的是:自然之道。

那么,儒家是什么道呢 ?在《中庸》里,有这样一段话:“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,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《论语》里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大家看看,这两部经典中所言,实际上,儒家之道更多是:中庸之道。

那么兵家,是什么道呢? 孙子兵法,开篇之末,如是说:兵者,诡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。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实而备之,强而避之,怒而挠之,卑而骄之,佚而劳之,亲而离之。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所以,兵家之道,更多倾向于诡道。

纵横家呢纵横家将的是什么之道?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,其作品开篇是什么呢?捭阖第一。捭之者,开也、言也、阳也;阖之者,闭也、默也、阴也。阴阳其和,终始其义。捭阖之道,以阴阳试之,故与阳言者依崇高,与阴言者依卑小。以下求小,以高求大。由此言之,无所不出,无所不入,无所不言可。可以说人,可以说家,可以说国,可以说天下。为小无内,为大无外。所以,纵横家讲的是捭阖之道。大家可以依照此方法,去探讨法家、墨家、农家、阴阳家、小说家等所言之道,不一一而述,因为时间紧张。虽有至圣,不生而知;虽有至材,不生而能,诸葛亮也说:非志无以成学,非学无以广才,所以,天下大道,精微妙理,不学,则不可知,大家可以从诸子百家开篇关于“学”的论述,窥其一斑。

《论语》开篇是<学而>,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;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,孔子讲的是一种快乐文化,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阐释的是一种“如琢如磨”的“独乐乐”文化,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阐释的是一种“如切如磋”的“众乐乐”文化,这两种乐文化,均源自“学”。《尸子》开篇是<劝学>,首句“学不倦,所以治己也”指出求学之路虽然艰难,但是不觉厌倦就可以修其身,由果探因道明了“学”的目的,中间则多用比喻和典故道明了学习的态度方法,末句“未有不因学而鉴道,不假学而光身者也”升华了“学”之重要性。尸子认为学习才能修身,才能体道,才能成名。《荀子》开篇是<劝学>,首句“学不可以已”乃贯穿全文之中心思想,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”阐述了“学”之重要性, “学恶乎始?恶乎终”“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着乎心”“学莫便乎近其人”“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”等段落论述了学习的步骤、方法、途径等。荀子认为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才干,修养品德气质,学习要善于向贤者求教,要善始善终。《扬子法言》开篇是《学行》,首段“学,行之,上也;言之,次也;教人,又其次也。咸无焉,众人矣”,从正面说明了“学”有层次高低之分,从反面映射了“学”之重要性,“务学不如务求师”等说明了学习的方法途径,“学以治之”、“学者,所以修性也”、“学则正,否则邪”、“学者,所以求为君子也”等说明了学习的作用和意义。《潜夫论》开篇是《赞学》,首句“天地之所贵者人也”到“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”由果溯因,层层推进到学问,而“学问”源自“学”,“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“指明了”学“的途径,”振于奋而废于止”指明了“学”的态度,最后一句“是故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,莫良于学矣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。诸子著述中谈及“学”者多,而开篇谈“学”者亦不少,像《论语》《尸子》《荀子》《扬子法言》《潜夫论》开篇均谈“学”,我们不谈其结构目录安排之偶然性也不谈必然性,但是至少能说明一点,放在开篇开宗明义更加凸显出了“学”之重要性。

第三讲:明本 

万事万物,皆有本末,大学开篇所言:物有本末,事有始终,知所先后,则近道也。所以,知“本”者,才不会本末倒置,才不会舍本逐末,才不会事倍功半。关于“本”,诸子著述当中也是论及不少,比如:法家的商鞅,在《商君书》中有言:法令者,民之命也,为治之本也。法家和儒家的根本思想都是治国,法家认为:法令,是人民的性命,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。所以有此一说。儒家,在《大学》里,说到了:物有本末,事有始终,知所先后,则近道也。以及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。先阐明知本的重要性,后面又说明了修身为本,也不一一再说了。大家以后多读,按照我这个思路方法,自己看可以总结出来。

第四讲:持孝

俗话说:百善孝为先,佛家是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,有一句话叫做:父母尚且不爱,谈何普度众生,舍本逐末,终致与佛无缘,在儒家经典《孝经》第一章《开宗明义>里,原文是这样的-----仲尼居,曾子侍。子曰:“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。汝知之乎?”曾子避席曰:“参不敏,何足以知之?”子曰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复坐,吾语汝。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 儒家很重视孝道,作为我们,更应该持孝以立身。因为孝的最终,是立命安身,这是孝的最终作用,大家,完后可以仔细玩味孝经第一章,

接下来,咱们进入第二大块,诗文概说。

实际上,文学大体可以分为两类,有韵为诗,无韵为文。所以,像现代诗歌,不讲求韵律,不必言诗,当归散文。这是按照传统有无韵来分,不再具体细讲。那么该如何写诗作文呢,厚积薄发是关键。诗文,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的,时间关系,我将自己写的这篇诗文杂谈发给大家,可做交流,以此作结。

学诗,宜多涉经史,以增其格局;宜多习古文,以善其辞令。前者练达可具足诗心,后者练达可具足诗才,然二者兼备又甚不易也。观今人之诗文,情胜辞者多矣,辞胜情者亦多矣,然情辞一气者少之甚少,虽古人,亦不多也。夫为学之道,不在一朝一夕,需恒功;不尽在书内,往往在书本之外,需活学。曹公曰: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是以观一景一物,览一书一文,遇一人一事,得之于目而会之于心,当有所思,有所悟,日久而成,足以为学问智慧。诗文非一日之功,自然不可一蹴而就,得其形易,得其神难也。或曰:其神为何?夫情起言立,情尽章成,其神抑或其心也。诗文之法,首求真,后求美,真境逼而神境生,此之谓也。

凡为诗文者,多乃思维敏感、感情丰沛之人。情思不敏感,则少创作之源泉。多经历感情风雨,多体味情爱之中求不得时寤寐思服之苦,于感情最强烈之中极易激荡迸发出创作灵感,最益于才思培养。无情思,虽暂有才,易江郎才尽。《文心雕龙》有言曰:才自内发,学以外成,有学饱而才馁,有才富而学贫。学贫者迍邅于事义,才馁者劬劳于辞情,此内外之殊分也。是以属意立文,心与笔谋,才为盟主,学为辅佐,主佐合德,文采必霸,才学褊狭,虽美少功。可谓鞭辟入里。《沧浪诗话》有言曰:诗有别才 ,非关书也;诗有别趣,非关理也。然非多读书,多穷理,则不能极其至。后学多以为尊。“才”与“学”,需相辅相成,不可偏废。以心驭笔,下笔成文。其本者,心也。观今人之诗文,大有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之感,大有“为诗而造诗”之嫌。此失真心真情,舍本逐末,终致与诗无缘。


     嘉宾简介:文魁1991年生,甘肃平凉人,20147月赴疆,现供职于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政工政法办。系人民日报海外版新疆周刊特约记者、书画栏目主编,人民日报海外版新疆新闻工作者联谊会筹备组秘书长,甘肃省诗词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,甘肃书画家协会特聘宣传部主任,国文社古文指导,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文联秘书长。曾多次策划举办甘肃省内大型传统文化相关活动,得到陈忠实、贾平凹、文兰、张改琴、周明、雷达等中国文艺界领袖支持帮助,被《兰州晚报》、兰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。作品散见于《人民日报》(海外版)《当代诗人作品精选》《北方文学》《诗词世界》《甘肃诗词》《诗词月刊》《今日新疆》《兵团日报》《新疆教育报》《亚洲中心时报》《当代兵团》等报刊杂志以及新华网、人民网、共产党员网、光明网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媒体。曾以一篇800字古文而获4000元稿费,博得古文界高阶稿费标准。

路过
2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2 人)

相关阅读

返回顶部